28年,从年少到迟暮,斑驳的车轮丈量了他的整个青春。28年,他累计行驶200多万公里,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、无货损货差、无顾客投诉。
28年,他从“小吴”变成了“老吴师傅”,年过半百,他依旧在路上。他是福建省盛辉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一名普通的货车司机,他叫吴孝元。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:“任务就是命令,使命必达!”
2008年,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。“当时我在电视上看到那个惨痛的场面,就一直在想自己能为他们做些什么。”正值公司承担福建省救灾板房的运输任务之际,没有丝毫犹豫,吴孝元主动请缨前往灾区。为了不让家人担心,他瞒着老母亲和妻儿,悄悄开始了援助运输之路。但前往汶川,这条路并不好走。一路上,余震不止,道路坑洼,连加油都成了难题。这一路,他们不眠不休,整整走了三天三夜。
“当时一路上经常会遇到塌方,滚石堵住了道路,我们只能下车一块一块地移开,才能继续向前走!”锋利的石尖,把手划出了一道道血痕。又累又饿,司机们只能用带来的干粮简单充饥,然后继续前进。看着前方飞石滚滚,这个出生在南方的汉子,心中或多或少还是有些恐惧。但是,灾区惨痛的一幕幕像把刀,刺得他的心生疼。“因为那是我们的同胞啊!没有选择的余地,我必须要去的。”咬紧牙关,吴孝元载着满车的救灾板房冲向了灾区。
还有一次,通往灾区的道路因为余震出现拥堵。“救灾物资等不得啊!灾区同胞还在前方等着呢!”吴孝元急得直跺脚。“无论如何一定要把物资及时送达!”为了保证救灾物资及时发放到灾民手中,他从成都绕道理县 700公里,跋涉大雪山,不顾飞石滚落,突破艰难险阻,圆满完成物资运输任务。
终于!一座座临时板房在汶川的废墟上建了起来,灾区同胞有了临时的家。把救援物资安全送达后,望着这一幕幕,吴孝元的眼睛湿润了。一如他所说,都是同胞手足,没有选择,只能前进。
现在,吴孝元常被大家称作“老吴师傅”,这不仅是对他驾驶技术的肯定,更是对其为人的信赖与赞许。“有时候晚上车辆在路上抛锚啊,出现故障啊,我都会自己去排除去修理,一想到我运送的物资能帮到那么多人,我就越干越带劲!”他说,他热爱自己的工作,想一直干到干不动的那天为止!
本文作者: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慧慧
中国交通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: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中国交通报”、“来源:中国交通新闻网” 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国交通新闻网,未经本网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国交通新闻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(非中国交通新闻网)” 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他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
围绕党中央、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交通运输部党组中心工作,倾听群众呼声、查找突出问题、吸收基层智慧,更好服务人民、服务大局、服务基层。
一分时时彩-大发app |